> 来源于ADI的一篇文档[^1],关于交流耦合和直流耦合电路的介绍 心电信号的采集电路,从信号链的架构上可以分为两类:交流耦合、直流耦合。 ## 交流耦合 交流耦合电路使用分立器件,使用电容的隔直功能将心电信号提取出来。基本架构如下图所示。 ![交流耦合建构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4%BA%A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5%BB%BA%E6%9E%84.png) 信号通过抗除颤、抗静电保护,经过低通滤除高频干扰,进入全差分放大电路低倍放大后,使用高通滤除低频干扰,然后经过高倍放大,最后进入低精度ADC转换为数字信号。 由于使用了电容的交流耦合功能,对于低频的肌电干扰、工频干扰和基线漂移抑制作用较低。因为高通的截止频率设置的为心电的最低频率0.1Hz左右,对于50Hz/60Hz、1Hz这种信号无法滤除,电路本身的缺点导致信号的质量不佳。 上面的架构,为了提高信号质量,也要做屏蔽驱动、右腿驱动电路,甚至需要做WCT(威尔逊中心点)。 使用TI-TINA对该架构进行仿真,如下图所示。 ![交流耦合仿真电路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4%BA%A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4%BB%BF%E7%9C%9F%E7%94%B5%E8%B7%AF.png) 将皮肤阻抗,线缆分布电容、电阻都考虑在内,使用屏蔽驱动和右腿驱动,通过差分放大(此时输出的信号为直流耦合信号),经过大电容耦合(此时为交流耦合信号),最终经过高倍放大输出信号。 差分放大11倍,后级放大80倍,总共880倍。 使用真实信号进行仿真,结果如下图所示。 ![交流耦合仿真电路-结果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4%BA%A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4%BB%BF%E7%9C%9F%E7%94%B5%E8%B7%AF-%E7%BB%93%E6%9E%9C.png) VG1为共模工频干扰,经过屏蔽驱动和右腿驱动后输出反相信号VF2,正好与VG1抵消。从结果上看工频干扰已被滤除,心电信号经过前级匹配电路时有衰减,但是经过后级放大,信号范围为:2~4V,已达到常规ADC的识别范围。 再来分析下CMRR,将差分的正相、反相输出短路,使用VG1作为共模输入信号,仿真VF1的频率特性,对右腿电路中的RG进行扫描仿真(设置值范围为100K~10M)。如下图所示。 ![交流耦合仿真电路-CMRR结果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4%BA%A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4%BB%BF%E7%9C%9F%E7%94%B5%E8%B7%AF-CMRR%E7%BB%93%E6%9E%9C.png) 可见,对于1kHz以下的信号,CMRR<-100dB,抑制能力很高。 下面对稳定性进行仿真(将屏蔽驱动去掉),如下图所示。 ![交流耦合仿真电路-震荡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4%BA%A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4%BB%BF%E7%9C%9F%E7%94%B5%E8%B7%AF-%E9%9C%87%E8%8D%A1.png) 可见,使用初始条件(1mV)进行仿真会出现震荡,说明右腿不稳定。 给右腿加上相位补偿后,如下图所示。 ![交流耦合仿真电路-补偿后不震荡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4%BA%A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4%BB%BF%E7%9C%9F%E7%94%B5%E8%B7%AF-%E8%A1%A5%E5%81%BF%E5%90%8E%E4%B8%8D%E9%9C%87%E8%8D%A1.png) 通过稳定性分析,如下图所示(这里使用[^4]的仿真方式,与TI教程中所述不同,后续会对稳定性分析进行说明)。 ![交流耦合仿真电路-稳定性分析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4%BA%A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4%BB%BF%E7%9C%9F%E7%94%B5%E8%B7%AF-%E7%A8%B3%E5%AE%9A%E6%80%A7%E5%88%86%E6%9E%90.png) Aol与1/β的幅频曲线滚降差值小于40dB/Decade,系统为稳定状态。至于相位补偿的值可以参考[^2]来设定。 对于消费类电子,上面的优化可以省略,右腿驱动直接接地,然后对地取各肢体导联的信号,最终通过加减法算出通道的值。 ![交流耦合建构2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4%BA%A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5%BB%BA%E6%9E%842.png) 在ADI的文档中如下图所示。 ![交流耦合电路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4%BA%A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7%94%B5%E8%B7%AF.png) 该消费类对于干扰抑制较低,只有在平静且空旷的环境或者家居环境下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。 交流耦合电路需要将心电信号放大到MCU内部ADC的识别要求,一般需要放到800~1000倍甚至更高,以达到ADC采样要求。当然放大倍数越高导致噪声放大越高,共模抑制比相应降低,而低精度的ADC转换后的信号质量也会降低。 ## 直流耦合 直流耦合电路相对来说简单许多,其通过保护电路后,直接经过低通滤波,然后进入集成芯片中。 ![直流耦合建构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7%9B%B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5%BB%BA%E6%9E%84.png) 当然,集成芯片内部的电路架构跟交流的相似,都是内部差分放大、内部WCT和RLD。但是直流耦合不适用高通滤波器来拾取心电信号,而是直接获取整个带直流的信号,经过算法处理来达到基线纠偏、高频滤波等功能。 直流耦合内部使用ΣΔ ADC,可以达到很高位数(高精度),可以获取到uV甚至nV级别的信号。而心电信号本身只有mV,高精度的ADC采样能获取准确的心电信号。多余的工作交给算法来处理,可以极大的降低硬件成本,而效果还可以得到提高。 直流耦合和交流耦合比较如下表所示。 ![直流交流耦合建构比较](https://mythidea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%E7%9B%B4%E6%B5%81%E4%BA%A4%E6%B5%81%E8%80%A6%E5%90%88%E5%BB%BA%E6%9E%84%E6%AF%94%E8%BE%83.png) 目前,大部分心电电路使用直流耦合架构,然后使用专业的算法来处理数据。 以上仿真文件,见[^3] [^1]: [心电图(ECG)解决方案](https://www.analog.com/media/cn/technical-documentation/apm-pdf/adi-ecg_solutions_cn.pdf) [^2]: [TI 高精度实验室](http://www.ti.com.cn/ww/seminars/PLAB/Operational-Amplifiers.html) [^3]: [仿真文件](http://www.ivixivi.com/f/198b12984e034de9b281/?dl=1) [^4]: [Signal chain basics Analyzing RL drive in ECG front end with SPICE](http://www.mythbird.com:8000/f/e8467125345f4caca930/?dl=1)